您现在的位置: 华慧网 >> 考博英语 >> 备考必读 >> 导师联系 >> 正文
姓名:郑强
职称:教授
在岗性质:全职在岗
学院/系: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
招生资格类别:博士生导师
科学学位第一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学位第一专业:工程
科学学位第二专业:化学 专业学位第二专业:
研究方向:聚合物动态流变学/多相/多组分高分子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
Email:zhengqiang@zju.edu.cn
个人简介:近年来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课题、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研究项目16项,在Macromolecules,Carbon, Polymer, J. Polym. Sci. Polym. Phys., Macro.Chem.Phys., J. Mater. Res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2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2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项。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特邀报告6次,邀请报告20余次,会议组织委员会或分会主席10余次。获宝钢优秀教师奖(2002)、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基础研究王葆仁奖(2005)。先后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有机高分子材料学科专家评审组成员、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会流变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委员、中国高分子科学委员会聚合物表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复合材料学会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浙江省复合材料学会理事长、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工学会化工新材料委员会委员 。《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Rheology, Japan》中国地区编委,《科学通报》特约编辑, 《高分子学报》、《高分子通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功能材料》、《功能高分子学报》、 《应用化学》、《塑料工业》、《有机硅材料》、《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等期刊编委。
主要学术贡献:1. 具有“排斥效应”体系特殊相行为的系统研究。建立长时弛豫区域粘弹函数的归一处理新方法(定性判据),提出临界温度( Tc )和失效温度( Tb ) 的概念,发现 Tc、Tb 与浊点存在对应关系(定量判据);2. 动态流变学-光散射组合方法研究相分离。提出相分离动力学动态流变-光散射组合研究方法,建立了光散射强度的时温等效原则;3.流变行为与导电功能的关联。发现电阻正压力系数(PPC)与负压力系数(NPC)效应并揭示了其微观机制,探明影响导电行为的粘弹因素,提出力场依赖的动态导电结构模型;4.高分子复杂流体流变理论的基础研究。发现在通常的成型加工温度范围,聚丙烯(PP)、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动态流变行为对其热氧化具有敏感响应;b.发现填充类聚合物复合材料填料的拓扑(几何)结构、尺度对流变行为有重要的影响;c.建立了用动态流变方法考察粒子填充类功能材料体系凝聚态结构演化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