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大战期间
这一时期是美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其背景包括垄断资本主义和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冲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1920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1929-1930年代的大萧条,现代主义思潮,马克思主义和“红色的三十年代”,以及弗洛伊德心理学对美国的影响。这一时期美国文坛的代表人物包括:威拉·卡瑟 (Willa Cather, 1873-1947)代表作品:《我的安冬尼娅》(My Antonia,1918);T.S. 艾略特(T.S. Eliot, 1888-1965),代表作品《荒原》(The Waste Land, 1922)。
“迷惘的一代”(The Lost Generation),又称迷失的一代,是美国文学评论家格特鲁德·斯坦因提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的美国一类作家的总称。他们共同表现出的是对美国社会发展的一种失望和不满。他们之所以迷惘,是因为这一代人的传统价值观念完全不再适合战后的世界,可是他们又找不到新的生活准则。他们认为,只有现实才是真理,可现实是残酷的。于是他们只能按照自己的本能和感官行事,竭力反叛以前的理想和价值观,用叛逆思想和行为来表达他们对现实的不满。关于“迷惘的一代”的来源,海明威在他的散文中提到过。当时格特鲁德·斯坦因小姐使用的T型福特车的发火装置出了故障,车行里那位当过兵的小伙子在修理斯坦小姐的旧车时技术不熟练,而且工作态度也不够认真,斯坦小姐提出抗议后,车行老板狠狠地批评了他。这位老板对他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 于是斯坦因小姐回去之后就对海明威说 “你们就是这样的人。你们全是这样的人,你们所有在战争中当过兵的人。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你们不尊重一切,你们醉生梦死......别和我争辩,你们就是迷惘的一代,与车行老板说得一模一样。“ 后来,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的题词,“迷惘的一代” 从此成为这批虽无纲领和组织但有相同的创作倾向的作家的称谓。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可谓人才济济,斯各特·菲茨杰拉德,代表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 1925)欧内斯特·海明威,代表作品《永别了,武器》(A Farewell to Arms,1929);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 ),代表作品《喧哗与骚动》(The Sound and the Fury,1929);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 1888-1953),戏剧家,193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榆树下的欲望》(Desireunder the Elms, 1924);佐拉·尼尔·赫斯顿(Zora Neale Hurston, 1891-1960),代表作品《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1937);理查德·赖特(Richard Wright, 1908-1960),代表作《土生子》(Native Son, 1940)。
战后美国文学
1945-今,这一段时期的时代背景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冷战时期:麦卡锡主义,同时期进行的民权运动、妇女解放运动、学生运动、反战运动、反文化思潮、环保运动,科学技术发展中美国的突破,如人类登月、计算机的发明等,美国当时社会兴起的存在主义,后现代主,多元文化与复数的美国文学共存。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包括J. D. 塞林杰(J.D. Salinger, 1919-),代表作品:《麦田里的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 1951);拉尔夫·埃利森(Ralph Ellison, 1914-1994),代表作品《看不见的人》(Invisible Man, 1952);爱伦·金斯伯格(Allen Ginsburg, 1926-1997),代表作品《嚎叫》(Howl, 1956);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1922-1969),,代表作品《在路上》(On the Road, 1957);索尔·贝娄(Saul Bellow, 1915-2005),代表作品奥吉·玛奇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Augie March, 1953);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 1931-)《娇女》(Beloved,1987)。
这一时期是美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其背景包括垄断资本主义和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冲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1920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1929-1930年代的大萧条,现代主义思潮,马克思主义和“红色的三十年代”,以及弗洛伊德心理学对美国的影响。这一时期美国文坛的代表人物包括:威拉·卡瑟 (Willa Cather, 1873-1947)代表作品:《我的安冬尼娅》(My Antonia,1918);T.S. 艾略特(T.S. Eliot, 1888-1965),代表作品《荒原》(The Waste Land, 1922)。
“迷惘的一代”(The Lost Generation),又称迷失的一代,是美国文学评论家格特鲁德·斯坦因提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的美国一类作家的总称。他们共同表现出的是对美国社会发展的一种失望和不满。他们之所以迷惘,是因为这一代人的传统价值观念完全不再适合战后的世界,可是他们又找不到新的生活准则。他们认为,只有现实才是真理,可现实是残酷的。于是他们只能按照自己的本能和感官行事,竭力反叛以前的理想和价值观,用叛逆思想和行为来表达他们对现实的不满。关于“迷惘的一代”的来源,海明威在他的散文中提到过。当时格特鲁德·斯坦因小姐使用的T型福特车的发火装置出了故障,车行里那位当过兵的小伙子在修理斯坦小姐的旧车时技术不熟练,而且工作态度也不够认真,斯坦小姐提出抗议后,车行老板狠狠地批评了他。这位老板对他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 于是斯坦因小姐回去之后就对海明威说 “你们就是这样的人。你们全是这样的人,你们所有在战争中当过兵的人。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你们不尊重一切,你们醉生梦死......别和我争辩,你们就是迷惘的一代,与车行老板说得一模一样。“ 后来,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的题词,“迷惘的一代” 从此成为这批虽无纲领和组织但有相同的创作倾向的作家的称谓。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可谓人才济济,斯各特·菲茨杰拉德,代表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 1925)欧内斯特·海明威,代表作品《永别了,武器》(A Farewell to Arms,1929);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 ),代表作品《喧哗与骚动》(The Sound and the Fury,1929);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 1888-1953),戏剧家,193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榆树下的欲望》(Desireunder the Elms, 1924);佐拉·尼尔·赫斯顿(Zora Neale Hurston, 1891-1960),代表作品《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1937);理查德·赖特(Richard Wright, 1908-1960),代表作《土生子》(Native Son, 1940)。
战后美国文学
1945-今,这一段时期的时代背景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冷战时期:麦卡锡主义,同时期进行的民权运动、妇女解放运动、学生运动、反战运动、反文化思潮、环保运动,科学技术发展中美国的突破,如人类登月、计算机的发明等,美国当时社会兴起的存在主义,后现代主,多元文化与复数的美国文学共存。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包括J. D. 塞林杰(J.D. Salinger, 1919-),代表作品:《麦田里的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 1951);拉尔夫·埃利森(Ralph Ellison, 1914-1994),代表作品《看不见的人》(Invisible Man, 1952);爱伦·金斯伯格(Allen Ginsburg, 1926-1997),代表作品《嚎叫》(Howl, 1956);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1922-1969),,代表作品《在路上》(On the Road, 1957);索尔·贝娄(Saul Bellow, 1915-2005),代表作品奥吉·玛奇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Augie March, 1953);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 1931-)《娇女》(Beloved,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