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的解题顺序应该如何确定?这里给大家讲解一下这个顺序分配的问题。
(一)根据题目特征与自身优劣,确定解题顺序
确定顺序,首先要了解真题特点,有什么题型,分值比例如何,还有难度分别是怎样,以及自己解决各类题型分别需要花多长时间也需要清楚。
比如单选题、完形填空题一般是很少会占用大家大量思考时间的类型,且分值比重不高,0.5-1分每题,同时还有题量比较大的特点,这类题的位置可以比较灵活插空。
而阅读理解,很多院校都设置有4篇,甚至6-8篇,分值相对比较重1-2分1题。长时间去接触大篇幅文章阅读,其实会比较耗脑力,以前大家考试应该也有过类似经历,连做4篇阅读理解下来,到最后两篇,50%纯靠蒙,这样准确率肯定就高不起来了。所以阅读理解最好是拆开做,一次只写两篇,中间可插入其他题型调节下大脑。
另外就是主观题了。主观题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是最头疼的题型,很多同学会说,翻译和作文我完全下不了手,千头万绪在心中,就是没法变成文字表达出来。这是大家在英语应试这方面最常见的问题,其实大家需要做的还是动笔写,主观题一定要练习,可以学习下技巧分析,看看模板表达,平时看到阅读理解也会遇上议论文说明文,可以看看别人是如何表述自己的观点的,多模仿,多练习。一开始不要追求语句精美,求能写出句子即可,简单句也同样可以表达你想要表达的意思。主观题的分值一般也比较重,因此做题顺序中,需要排在靠前位置,或至少保证能预留出一定时间解决这些问题。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各个院校和大家自己的情况都有不同,可以询问专业的老师相关解题顺序的意见。定好顺序后,复习时就严格按照这个顺序操练,以达到习惯这种顺序的程度。
(二)了解分数线制定规则,随机应变
跟顺序有关的是你报考院校的分数线制定规则,有些院校会标明英语只是合格类考试,比如西南政法大学就曾有标:外国语为合格考试,成绩不计入综合成绩。
对于这种不影响排名的,大家往合格线努力就行,所以做题时把自己擅长的题型先解决,可以适当放弃超出自己能力水平的题目。
也有些院校或某些老师对于英语分数比较看重,那大家在查探到这一情况时,试题需要尽力拿高分了。这就是“60分万岁”和“我要拿第一”所决定的大家的解题顺序。
(三)主观题不留白,有的放矢
最后这一点其实也是第1、2点的补充,首先主观题不留白,是因为一般比重较大;有的放矢,则是要根据试题难度,分数线设定规则,决定有些超出能力的题,或因解题效率不高,而不得不放弃一些内容。